对于我和党之间的情感渊源,以前从未想过,就像我从未想过为什么自己是父母亲的孩子。但我知道,这些没有刻意记起的,从来也不曾忘记!
对党的亲近感,开始于父亲哼唱的红歌。从给予我生命、养育我成长的父亲那里,我获取了最原始朴实的关于党的信息。可,到底党是什么?我不懂。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人,小时候,我和家里的六个兄弟姐妹在父亲哼唱着的红色歌曲中长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我曾经问过父亲,党是谁?父亲只说,带着中国人打日本人,赶走侵略者,解放全中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党。脑子里仍是模糊的,电影里的战斗英雄,村支书的模样依次闪现,可仍是一头雾水。
对党的存在感,源于成为少先队员和后来的共青团员。辅导员和团书记为我们讲述这两个组织的由来,讲述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激励我们和平时期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天带上红领巾,佩带团章的自豪感,举起右手敬礼和宣誓时的激动振奋。噢,原来党是一个集体,是千千万万党员组成的集体,是许多如我般的小水滴向往的汪洋大海!
真正对党的跟随感,是在我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之后。工作之初,我在乡镇当老师,“红烛”的事业给了我无限热情,披星戴月地穿梭在乡间小路上,激情飞扬地行走在学生中间,在那最美好的年华里,我从未彷徨过,从未蹉跎过。在教育战线上的10年间,我始终坚定地认为,教好学生,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报效祖国!我只需要跟着党的指挥,有如战场上向着国旗和党旗召唤的地方,听冲锋号角,冲上前去!
直到2003年,我作为无党派人士当选为十届自治区人大代表,后于2008年又当选为三届通辽市人大代表,2013年连任通辽市人大代表。十五年的人大代表生涯,让我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提升了新高度,对中国共产党与无党派人士,非党群众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革命情怀有了更深的体验。
每年向自治区、市人代会交议案之前,都有代表委员实地调研的过程,不论共产党员,还是非党,没有界限标志,没有身份区别,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通过我们认真履职,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求,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昌盛。在人代会召开的过程中,无论讨论交流还是发表意见,大家开诚布公,敢讲不同意见,敢说心里话,真正是诤友、谏友一般平等对话,这样的气氛一直让我感动!我也常常想,执政党与参政党就像亲兄弟,没有私心,互相扶持,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着祖国母亲的尊严和荣誉!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非党的关爱和重视。感受到因为议案提交受到重视进而推动解决问题带来的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执政党与参政党心向一处想,劲向一处用的团结。
2006年,我与几位党员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城镇集中供热管理办法》的议案,被列为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一号议案,因此我于2007年列席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参与了此项法规的修订。另外,在10年市人大代表历程中,我提出的关于《规范物业管理,加大立法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制定家政人员管理办法的建议》,提出《重新修建科左后旗东大荒“长征路”的建议》,《关于加强通辽市旅游市场管理,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议》《关于改进通辽市公共交通工作的建议》等一系列建议议案引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采纳,被落实,被解决。其中,《关于加强通辽市旅游市场管理,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议》还被评选为2009年优秀建议。
每年的两会,我都激情澎湃,因为通过我微不足道的力量为我们的国家社会,代表广大普通群众发出他们的声音;也常常心绪难平,感恩多年来党组织对我的栽培历练,对我作为非党干部的无比信任。
15年的人大代表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样的财富让我无畏、无惧!更加坚定地跟着党向前,向好!
如今,我来到检察机关工作已10余年,从最初的法律工作门外汉,到如今成长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把公平正义的实现作为终极目标的人民检察官。社会形势和世事人情变了,工作职责和履职重点变了,唯一不变的是理想信念,是跟党走的决心信心。
青春韶华已逝,赤诚坚毅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