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为山林保护注入公益诉讼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近年来,科左后旗检察院认真落实《内蒙古检察机关“生态检察三大协作统一行动”实施意见》,立足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以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为推动科左后旗山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创新开展异地补植强化山林恢复
聚焦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呈逐年上升、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态势,积极探索“责任人修复+法检引导+第三方服务”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实行刑事追究、行政监督、公益补偿并举。科左后旗检察院与科左后旗法院联合建立“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发挥生态修复司法保护功能作用,督促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人完成补植复绿,积极服务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
探索实施“一案双立”审查方式
针对科左后旗非法占用农用地、盗伐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案件较多的实际情况,对刑事案件中发现的公益诉讼线索采取“一案双立”,即从行政和民事两个角度进行立案审查,发挥合力作用,对违法行为人追究刑事、民事责任的同时,督促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履职,达到双重约束效果。
积极借用“专家外脑”融智聚力补齐短板
为切实提升办案质效,主动聘请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和林业、环境领域技术人员、律师等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和听证员,邀请加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公开听证和座谈会等,有效汇聚了社会资源,凝聚了智慧力量。
建议提案衔接转化 拓宽线索发现渠道
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司法理念,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有效衔接,为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精准监督治理夯实了工作基础。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